Thursday, January 29, 2009

Today's Painting


Milton 
Acrylic on canvas
30.5 x 40.6 cm

Tuesday, January 27, 2009

素衣夜行

发现在伦敦出行的时候,总在追逐日光的脚步。倒不是说这里雨频雾浓,来这几个月,雨水不及纽约,雾天一个未见,而是冬天日短夜长,每天一过中午,心里就开始倒记时所剩无几的日光,总觉得夜色在暗处静候,随时准备登场。

所以翻翻相机里的照片,日光丰盛的很少,大多不是正值暮色的,就是暮色将至或者暮色已深的。当然所谓的暮色,一般下午3点就初露端倪,4点大张旗鼓,5点多就基本上黑了。

周六和周日两天,我们大概步行了共10多公里的路。周六是从南岸的家,步行去市中心的国家展览馆(National Gallery), 我们一如既往的磨蹭到下午才出发,先走到Borough Market的Monmouth Coffee Company买上一杯剧称是伦敦最好的咖啡。很小的一杯拿铁,两镑钱,花了十多分钟排队,但味道是非常的浓郁,咖啡因含量极高,为我们之后的步行注入了很强的兴奋剂(不过下午3点钟后慎服,不然晚上难以入睡)。

当日捕捉到的最后一线有温度的日光,落在咖啡店上方的建筑上。

喝玩咖啡去继续前行,不过照旧是走走逛逛,拖拖拉拉的。走过Millennium Footbridge 到了北岸Victoria Embankment的时候,看天气已经是这个样子,太阳已经不见了踪影。

河上孤单的一只鸟。
这是顺着Thames的北岸朝西看,远处有三个伦敦标志性的建筑:伦敦眼(London Eye)、议会(House of Parliament)和大笨钟(the  Big Ben)。远处的桥是Waterloo Bridge。
到了Trafalgar 广场的时候,不到6点,天是这个样子的。广场上人头攒动,又是一个不知名目的政治集会。图中右边的建筑,就是国家展览馆了,进去遛一圈认个门先,时间不够了,下次再来,反正是免费的。
这是周日拍的,一天一直时断时续的下着小雨。去了向往已久的Covent Garden,  是个很好耍的地区,吃喝玩乐购物看书,什么都有,不过那天天气不好,影响了心情,就贴一张这七条路交界的路口Seven Dials吧(阿嘉莎.克里斯蒂的The Seven Dials Mystery就是写的这个地区),有关Covent Garden的以后再贴。

周日逛玩回家的时候,虽然下着雨,却突发神经的要走路回家,于是就坑次坑次的又走开了。拿着我的Moleskine的小地图,穿行的冷冷的雨丝中。天是真的黑了,可是还是没能影响我游客般见景捏景的坏习惯。晚上的路上行人稀少,游客更是没了影子,那些古老建筑在夜色和雨水的映衬下格外迷人。
这是Aldwych附近的Royal Courts of Justice。
圣保罗大教堂

Sunday, January 25, 2009

新年出发 - Happy 牛 Year

吉他、鼓、李周罗张四个老男人(其实张不太老)、08年刚组建的名叫“纵贯线”的乐队,中国新年,一个最朴素但最感人的节目。据说纵贯线今年4月25日在杭州开演唱会,很想杀回去看啊。

最后那首歌叫《出发》,原名为《亡命之徒》,因为不太河蟹被改了,歌词的最后一句的最后两个字“迷宫”也被改成了比较阳光和富有希望的“晴空”。

最美的永远是已经逝去的,已经无法拥有的,已经以虚幻的模式活在我们记忆中的。


李宗盛

一直在我心里,李宗盛的身份中的音乐人多过歌者,一是因为他的音色从一个纯粹歌者的角度看虽然有特点但很普通,二是他以音乐人的身份创作出的音乐实在太耀眼太难以让人忽视了。记的我上学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大叔的样子,一副憨厚却不失狡谐、中学教导主任的样子,一把粗糙但让很多男人喜爱的嗓音。不记得他曾经年轻过,只记得一个一个唱着他写的歌曲的歌手从青涩唱到唱到走红唱到最终老去,而李却始终是一个样子。有时想李不入音乐这行的话,做个心理医生也会很成功,因为他不象很多如今的歌手/音乐人多只擅长做一个类型的人的音乐,李却好像一个洞悉整个社会的社会学家,小女生、都市女子、小男生、中年男人,他都能写歌写到人心里去,而很多时候你往往不是他写歌针对的那个类型,你也忍不住在歌中欢笑落泪。《真心英雄》,是我上大三大四时红极一时的歌曲,大学的男生最爱在卡拉ok的曲终人散的时候高歌的一首歌曲。

周华健

有时一个人一方面的才华过于夺目往往被掩盖了他其他方面的成就。周华健的嗓音,是独特到让人过耳不往的,然后很多人最终只记住了他的嗓子,没注意到他也有过人的创作才华。不过不论是歌者还是音乐人,有作品流传于世,便是欣慰了,又何必在意以何种身份被后人记起。第一次听到周的歌是在初中吧,那首歌叫“怕黑”,这仍是迄今我最爱的周的歌曲。开始被告之周的名字,还听成了“曾华倩”,还记得曾那时是班上至少一半男生的梦中情人。周的音质很特别,很特别,即便是四人的合唱,你还是能轻易的分辨出他的声音,象一弯河水,有暗涌、有清流、有旋涡,而他总是水面上最清亮轻盈的浪花。周曾经很红,红的发紫,“亲亲我的宝贝”出来的时候,他更是红的如日中天,红到了连我都听腻了他的声音:这首歌因为题材的原因,不停歇的被爱子/女心切的父母们在电台点播。其实是很美的一首歌,他歌中的小宝贝如今早已长成了大小伙儿,不知道他童年时,是否真的相信,他的父亲会飞到那无尽的夜空,在月亮上写他的名字。

罗大佑

与我相仿年纪成长起来的,特别是男生,没有几个不热爱罗大佑的。他是一个音乐人,更是一个深刻的时代印记,打满了我们所有关于童年、青春、爱情、悲伤、理想的回忆。很小的时候,我们听“童年”,虽然不一定象歌中小孩那样希望拥有一张“成熟而长大”的脸;大一点我们听“恋曲1980/1990”,想像自己也能拥有歌中所描写的那样美丽而忧伤的爱情;男生最爱听“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对异性的审美观因此出落的惊人的统一;叛逆的时期听“皇后大道东”“鹿港小镇”,虽然有关香港、台湾社会的那些呐喊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很年轻的时候我们就爱听“光阴的故事”,还满以为自己看尽了流水落花,风生水起。后来我们毕业了、工作了、失落了、发达了、成家了、生孩子了、买房了、漂泊了、回家了、光阴路过了,罗大佑却不知不觉隐到我们的记忆的背后去了,他的歌也渐渐的被我们遗落在尘封的卡带里了。只有在偶尔k歌的时候,有人点了他的歌,所有人发现自己都会唱,于是就一起唱了,然后心里隐隐的不对劲儿了,但还没来得及多想,下一首周杰伦的歌前奏就起来了,然后我们就又很投入的“千里之外”了。

张震岳

四人中我听张震岳的歌最少,但串烧的歌中,我的泪水却选择在他唱到“是不是我的十八岁”的时候落下来。内地的大多人是通过这首《爱之初体验》认识张的,当时我二十郎当的混在北京,追着看一部内地拍的偶像剧《上海之恋》,里面有大眼睛嗓子哑哑脾气很男人婆的宁静、一脸懵懂的长发丁子俊和清新可人的长腿姑娘蒙嘉惠。《爱之初体验》是片头(尾?)曲,有点嘻皮有点摇滚有点英伦的曲风,加上歌手有点无赖庸懒的咬字,虽然和片子不怎么搭界,我却一遍一遍怎么都听不腻。这首歌伴随这部片子即片子里刻意营造的美的不现实的上海都市声色和都市青年生活,一起和我20多岁时的北京记忆被锁起来了,打开盒子,翻出其一,必会带出另一个。说是“爱之初体验”是90年代新新人类- 这个词和90年代一起早过时了-的心声,好比是90年代的“寂寞的十七岁”“少年维特之烦恼”或“麦田的守望者”。我第一次看到张的名字是繁体字,岳字写作是“嶽”,导致我一直固执的把他称作“张震yu4”很多年。后来看到他胡子拉渣的痞子样,却没有联想到多年前一部风靡一时的林志颖、徐若暄主演的台湾电影有过他的出镜:电影里他演一纨绔子弟,名叫“飞鹰”。想来张这么多年来变化甚小,少年时显老成,中年了却还不失很浓的少年气。我听过他的歌不多,“爱我别走“、“分手吧”、“这个下午很无聊”等都是相对传唱多一点的歌,他似乎没有大红过,直至近年来的那首“思念是一种病”。

四个台湾男人,的确是纵贯了几个时代,如今看他们站在一起唱的高昂、笑的开心,仿佛看见自己的青春岁月如过站的地铁般呼啸而过;看他们唱着“出发”,希望和他们再次出发,不要回到过去,而是向前,穿过浓的夜雾,到达无垠的晴空- 虽然他们原来写的歌词是迷宫。

Saturday, January 24, 2009

Three Pounds of Blossoms 三镑的盛放

Since I have killed all plants that had come into our flat, I went back to fresh cut flowers, since they only require water and a little flower food that comes with the flowers. These three stems only set me back £3 - thanks to Tesco. They not only survived my not-so-green thumbs, they gave me the most brilliant and fragrant blossoms after only a day. 




Our old dinning table from NYC now is redundant since the current flat comes furnished. It serves as an extra shelf for our books and whatnot - I want to give it a bookstore display table look. :P It's cluttered, I know - so why not make the best out of it?

Friday, January 23, 2009

学堂故事

“小么小儿郎,
背着那书包上学堂。”


小时候的儿歌,描画的是一副多么天真美好的图像:一群小伢儿,背着大大的布书包,穿过绿色的农田和小树林,去学堂读书;学堂里有白发苍苍的先生,不好好读书的话,他会责备:“小伢儿,怎么这么懒咯。。。”

我现在每周一次的又上学堂了,还背着大大的布书包,布书包装的不是书,是五花八门的绘画工具,肩上背一个不够,手里还要拎一个。早上要穿大街走小巷,走二十多分钟去上课的地方。昨天是第二周上课,进了画室发现这周的模特又是个男的,心里有点小失望,其实事先很希望是个女性的模特,有着丰润优美起伏的线条。这个模特很瘦小,看了很多文艺复兴时代大卫般健美而流畅的身材,回到现实终究是有些差距的。说回新模特,虽说瘦弱,但个性却是十足。首先,小小的不到55公斤的小身板儿上至少有6、7个文身,有骷髅这样耍酷路线的,有笑脸太阳这样可爱路线的,还有人名这样的深情路线的。上午的素描过程中,一个简单的站姿,这个模特却一直在动,一会儿抓抓肚子,一会儿又打个哈切,一会儿又低头弯腰,一会儿又作欲晕倒状,弄的人哭笑不得,好在老师和学员们都好脾气,没有说他。后来他承认,晚上没有睡好,导致疲劳过度。课间休息的时候,他四仰八叉的光着身子就往模特坐着的台子上一躺,自在的好像在自家的睡房里。休息够了就
开始在画室里乱转,当然他老人家还是没有穿衣服的习惯的,他一个画架一个画架的欣赏学员的未完成的作品,然后会用他带浓重口音的英文发一些无厘头的评价。边上两个20来岁的女孩吃吃的笑着,应该觉得又好笑又尴尬吧。想起上周的那个沉默的男模,和他真是天壤之别。上周的是个中年男人,头发很长,都花白了,看脸却没那么苍老,应该不到40岁;神情极其阴郁,我站在他的斜对面,偶尔他眼睛一抬被他的目光扫到,那股厉气会令我浑身冷的一颤。休息的时间,他都迅速的抓上一块大布,把自己包裹起来,然后闪进旁边的小储物间。不过阴郁归阴郁,他的职业道德还是很好的,在我们画画过程中,他基本上都能保持静止。

下午的时候,老师给男模安排了一个坐姿,并且顺口评价到他摆的这个姿势有点西斯庭教堂(Sistine Chapel)壁画的意味,模特听了,得意并妖娆得在椅子上扭动了几下,众人笑。下午他还是延续上午好动的风格,时不时的我抬起头,就发现他的脚不在刚才的位置了,或者头低下来了,肩膀在做伸展运动。这样的时候我会偷偷的看别的学生,发现大家也在无奈的等我们的模特恢复原来的姿势。太无语了!不过想想,这些模特大概都是兼职的吧,或者本身是艺术家,为生机而不得以而为之,我们自然也不应太苛求他们。而且生活中的素材大多是鲜活而不断变化的,一个多动症的模特,也算是贴近了生活吧。

午饭:香辣的泰式海鲜鸡肉绿咖喱 (Thai Seafood Green Curry),盒儿饭!俺蹲在Borough Market外面小店门口吃的,很有丐帮首领的气魄。

Wednesday, January 21, 2009

Smashed Starbucks in Soho


Protestors from a rally against Israeli military actions in Gaza last Saturday "smashed and looted" two Starbucks in London because of rumors on the internet that the US coffee chain donates funds to Israel - an accusation  it strongly denies. 

Here is a picture I took with my iPhone as I walked past one of the ransacked Starbucks on Shaftsbury Ave in Soho. A big, largely confused crowd had gathered outside the store while the police were conducting their investigations inside. The sign advertising some new coffee flavour/product in the window now seems quite ironic with the pieces of broken cups in the foreground, 

"Creat your moment of goodness."

Tuesday, January 20, 2009

迟到的访问- 大英博物馆 The British Museum

一直说要去大英博物馆,却总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拖着,在伦敦住了数月了,居然都未成行。从南门入,还来不及感叹门口高耸入云的古希腊风格的门柱,就进入了一个宽阔的圆形空间,蓝色的玻璃屋顶,伦敦冬日下午的日光透过屋顶洒满了整个大厅。这是Queen Elizabeth II Great Court,2000年12月建成,据说是欧洲最大的室内广场。广场的中心的圆柱型建筑是Reading Room,是大英博物馆图书馆的阅览室。
大英博物馆的常规展览是免费的,但我们这次来参观的有关古巴比伦文化的特别展览需要门票,同时还在巡展的是一个关于17世纪伊朗的一个展览。图中的阶梯就是通往古巴比伦展(Babylon: Myth & Reality)的。我们的票是4点的,规模不大的一个展出我居然饶有兴致的消磨了1个半小时,直到关门时分,才意犹未尽的离开。我其实是个历史盲,这多归咎于中国“万恶”的考试制度,中学时候学习历史背史实的惨痛经历一直刻在我日渐模糊的记忆里,总之后遗症是之后凡是看到点和历史沾边的东西我就容易头疼。说我个人的经历其实是为了说明如今我能在一个历史和文化的殿堂里花几个小时细细品位是多么大的一个转变,赋予历史文化教育趣味性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博物馆里有很多小孩,父母或老师带着,我多么羡慕他们,他们人生中有关历史的第一课远比我的来的早、来的精彩。

除了参观古巴比伦展外,我们还花了几个小时流连在博物馆的各个展厅里。当然,由于时间限制,着重看了古希腊和罗马展馆。
Nereid Monument of the Lykian culture - 复制品
古罗马希腊馆
这次博物馆之行还有一个重大收获就是这些书了,购于博物馆的大减价书籍。这是我最近正在找的关于素描的书,这几本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几位大师的作品介绍,原作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当日我去欧洲14-15世纪展馆去寻找它们的踪迹,可惜失望而归。后来再次研究地图,才发现博物馆的5楼角落里有一个专门关于drawings的展馆,但时近闭馆,只能等到下次了。
某人蓦然回首间,颇有点文化人的意思,他穿衣一直崇尚English professor的老朽路线,从这张照片看,再老点,来竿雨伞和副眼睛,还是有希望的。我们俩人和一个朋友都爱极博物馆里的纪念品商店,很多书都在大减价,很容易就挑花了眼。大英博物馆的商店设置也很有意思,不象其他博物馆通常只有一个大商店,这里却是走几步一个,拐个弯又是一个,一楼林林总总我大约看到了五六个,毕竟是不收费的国家博物馆,需要随地随时的引诱人购物。不过商店价格绝对公道,甚至比外面更便宜,同样一本书,我在Soho的小书店看卖£8.99,大英博物馆内新的卖£15两本,有残缺的(其实和新的看不出什么分别)卖£4.99。累了在Great Court的玻璃穹顶下喝杯卡布其诺,也只是一镑多。
我们有不同的读书趣味,这一堆是他买的,大多数(除了那本Chinese Art)我都是可以当枕边书 - 催眠用。

Monday, January 19, 2009

伦敦Soho即景

说是每周要发掘一个新的伦敦的街区,但周而复始的,我们总是转到了Soho区。可能是因为这里很有一些纽约下城的感觉吧。以前周末的时候,有事没事的就爱一趟地铁杀到下城去:东村、下东区、SoHo、NoHo、NoLITa和中国城,天气好的话,东村喝个咖啡,在St. Marks Place 买点日本小玩意儿或在路口的St Mark's书店翻会书,要买的话走去Broadway上的纽约最大的二手书店Strand,"18英里的新书、旧书、珍本、孤本“,且能消耗时光呢!如果饿了或是就近吃一大碗日本拉面或是走去唐人街吃小吃。若要购物,主流品牌去Broadway, 高端品牌去West Broadway和周边小街,还有藏在小街里个性十足的独立小店,价格并不亲民,但走走逛逛总是新鲜而有趣的。

伦敦的Soho区,地理位置中心到不能再中心:南临唐人街,东接Covent Garden,北边是永远熙熙攘攘的牛津街(再往北点,就可以步行去大英博物馆),西面是Regent街。如果一个游客只得一日时光游览伦敦,我的建议是可以从soho开始,然后向四周辐射。我们的路线通常在leicester 广场地铁站下车,先流连于Charing Cross Rd上那一溜儿的二手书店,然后穿过中国城,很快就能走到Shaftsbury Ave,穿过拥挤的游客和等着看话剧音乐剧的人群,只要往北走,可以挑任何一条小街来走,这里可以看到悠闲的喝下午咖啡的本地人,基本上几步就是一个咖啡馆;如果我们恰好挑着了Rupert St向北,很快就会看到一条窄窄的步行小街,提醒着人们这里色情产业曾盛极一时,现在只默默的缩在一条小街上了。穿过所谓的红灯区小街,就到了以买旧唱片商店出名的Berwick St.。这里可以逛逛旧唱片店,喝喝咖啡,或拐进Cass,买点大减价的美术用品。再往北就到了牛津街了,这是如果不回头,就会又扎入汹涌的购物人潮了。Berwick和牛津街交界的地方有一家Beard Papa的连锁店,他家的cream puff,外面的puff松松脆脆的,里面的cream凉凉甜甜的,但绝对不会过甜,吃一个也不会有太多罪恶感。

折回中国城时,天色已暗,满“城”高挂红色喜庆的灯笼 -转眼之间,中国的牛年就快来到了。

Shaftsbury Ave
Soho的Greek St. (发现一家貌似正宗又便宜的越南小馆,下次准备去)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国城一派新春气象

Friday, January 16, 2009

今天的素描练习

sigh,原本一个青春美少年被我画成了风霜老大叔,而且还是那种中年失意的大叔。
总结原因有三:
1、鼻子画长了
2、嘴唇画的不够丰满
3、眼睛被画小了。
借口有一:坐着画容易比例失调。
越看越象刘德华+吴奇隆,好失败。

来学习一下大师的人像画,Van Gogh的众多自画像之一。虽然是幅油画,但我觉得更象drawing, 只是工具是oil。那些鲜活大胆不安分的线条,仿佛彩色的虫子,随时会蠕动起来。画中人紧蹙的眉头、眼下的青色阴影、蓝色玻璃球般的眼睛和红色的执拗的乱须,这是1889年的Van Gogh,36岁,患抑郁症,已经住进了位于法国南部Saint-Remy的一家精神病院内。这个时期的他的画充满了标志性的大大小小的旋涡,最广为人知的就是“The Starry Night"了;一年后,他将一颗左轮手枪的子弹送入了自己的胸膛。

Thursday, January 15, 2009

第一天上课

做了一早上上课迟到或是忘带工具的噩梦,可见好久没进过课堂的我有多么紧张。6点之后一直就没睡踏实,半梦半醒着熬到了8点多起床。慌慌张张的出了门,结果提前15分钟就到了画室,是班上的第一个。

10点整,学生都到齐了,大概15人左右,老老少少的,心中窃喜:俺在这儿还不算是高龄的。

第一天的授课内容是人体素描,着重于线条和结构,工具是木炭条和铅笔。一天下来,发现画画还真是一件体力活,我老胳膊老腿儿,站的腰酸背疼的。可是老师说站姿比较好,整个画室也只有一个孕妇是坐着的,我也就没好意思坐下。

早上画了三张素描,模特每30分钟变换一个姿势,下午是画一张大幅的素描。因为阴影和色彩是今后课程的内容,所以基本上就在画线条和空间。


Monday, January 12, 2009

小别卤肉饭,再战健身房

话说最近又去了前文提到过的“梁山好汉”台湾餐馆,台南卤肉饭还是一如既往的销魂。想着宏大的新年健身计划,不由得黯然起来,今后这卤肉饭怕是不是想吃就能吃了。梁山好汉当日的例汤也很可口,我们要的是苦瓜黄豆排骨汤,味道甘甜滋润。中国城的另一saving grace,位于一条狭窄小巷里的C&R Cafe里,则是一派马来风味。我吃到心心念的海南鸡饭,鸡肉鲜嫩,鸡饭肥美,就是配的辣椒比较稀,辣味不够过瘾。餐馆数人点的是大碗的laksa,金黄浓厚的咖喱椰奶汤水,点缀着海鲜豆腐等配料,还有雪白的米粉,很是诱人。味道不似我以前吃过的那么辣,但据马来美食的“专家”的意见,这已经是在伦敦能找到的最正宗的了。这东西也是卡路里杀手,今后只能偶尔享受之了。

今天是新年第一次去健身,为了还能吃到卤肉饭,锻炼是必须的。You eat some and you burn some.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下午的健身房内居然有不少人,大电视上播放着地球的另一端,即将离位的布什总统正在出席他在任期间的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很长很乏味很新闻发布会,小布一如既往的固执,只承认人算不如天算,不承认有错误的政策。“Sometimes you mis-underestimated me”,我其实理解他心中的悲凉,但我还是不厚道的笑了。

Sunday, January 11, 2009

A Trip to Islington

One of the new year's resolutions of ours is to explore a new London neighborhood every week. Conveniently we headed to Islington this weekend since I wanted to go to the Cass Art Store located in the area to purchase some basic supplies in preparation for my class starting this Thursday. Sunday started off extremely mild and warm, with blue sky and decent sunlight, quite a rarity for winter here especially considering the sub-zero temperatures in the past week.

Islington is an easy ride away on the Northern Line at the Angel Station, just south of the busy Kings Cross Train Station area. The crowd entering the Angel station as we were leaving appeared to be rather young (early to mid-20s), and hippie at some rate. From the station, we walked up north along the narrow Islington High 
Street parallel to (sort of) the busy main street - Upper Street, which turned out to be a delightful surprise. The street soon gives away to an even narrower one called the Camden Passage lined with antique & home decor stores, fashion boutiques, cafes and even a couple of stands selling used books and second-hand jewelry. 

There was a lazy, balmy breeze in the alley. People were floating in and out the stores; a local cafe was filled with people devouring large slices of cakes and late afternoon snacks, some indiscernible music playing loud in the background; a brave couple was sitting outside sipping their coffees. We soon strolled to the end of alley after curiously checking out a few stores.
 
Cass, hidden away from the main street at the interaction of  Colebrooke Row & St Peters,  is not far from where the alley ends. The store is housed in a strikingly beautiful brick building, a renovated 1930's warehouse. This store is in every bit comparable to the Blick store on Bond Street in Soho (New York City), aesthetically, in size and in terms of the scale of the sale! Red stickers permeated the entire three floors and my shopping basket filled up in no time. 

We ended the day with a quick bite from the local cafe (I forgot the name) on Camden Passage. Apparently their cakes, looming hugh less than half a foot in front of us - due to our inconvenient seating at the bar, were the best seller as they flew off the counter in gigantic slices. But we proudly didn't succumb to the temptation  - our other new year's resolution is still young and strong. 

Cass store interior 


Thursday, January 8, 2009

一些吃的和一些关于吃的闲话

第一排: 
1、新加坡河粉(Wat Tan Hor):某人亲手精心打制并嘱咐再三一定要博主贴上来。里面有鸡肉、虾仁、青菜、毛豆和鸡蛋,河粉是中国城买新鲜的。某人吃的很饱很销魂,说完全和他以前吃到的家乡的河粉一样。

2、蒜茸长豇豆:新年后请朋友来吃饭“三菜一汤”之一菜。很久没吃到中国的豇豆,非常想念,这次是某人在中国城买的,吃了两顿,很是过瘾,记上一功。豇豆口感刚劲有嚼头,并有豆的清香,无须配多料,吃起来便很美味了。炒豇豆是小时候家中夏日餐桌的常见蔬菜,很平民,简单却美味而有营养。我另一大爱的豆类是扁豆,但国外一般市场比较难寻;来伦敦后买过两回,一次是从Borough Market,一次是从waitrose,两次都被我毫不犹豫的做了扁豆焖面。扁豆焖面是中国山西的传统美食,我第一次吃到是在住在北京时的邻居山西姑娘小乔那里。说道小乔,想起了前几天在电脑上看的电影《赤壁》(Red Cliff),三国时倾城倾国的大美女小乔居然由台湾的林志玲来演,让人不堪忍受,我心目中最适合这个角色的是年轻时候的何晴。何晴的确出演过多年前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三国演义》中的小乔。话说远了,我认识的这个山西小乔是个可爱贤惠的姑娘,记得当时她在小小的宿舍里拿电饭锅做这道菜用的是五花肉和自己调制的调料汁,在焖面的过程中时不时的往面上撒调料,这样最后的面条会非常的入味。当时我们一干人等吃她做的焖面吃到人仰马翻。我复制她的焖面,没有五花肉,只是用一般的肉糜,没有新鲜的湿面,用的是sainsbury买的意大利的鸡蛋意粉(egg noodle),没有山西老陈醋,没有替代品。当然最终的味道远不及记忆里小乔做的,但美味还是一定的。

3、油豆腐嵌肉青菜粉丝汤:这是“三菜一汤”里的汤了。我第一次尝试嵌肉,想的是复制江南一道美味的家常菜。肉用的是火鸡肉糜(minced turkey),加了鸡蛋和一些调味料,中国城买的油豆腐,质感比较硬,嵌肉的时候颇费了一番功夫。其实比起油豆腐嵌肉我更喜欢油面筋嵌肉,油面筋生的时候里面是空空脆脆的,下汤熟后是软软的韧韧的,想起来就很让人流口水。当时我们的朋友刚看到这道菜时很兴奋的以为时新马美食“酿豆腐”("Yang Tao Foo"):我也很喜欢吃酿豆腐,在纽约中国城Baxter街90号的一家好吃正宗又便宜的马来餐馆Jaya,酿豆腐是我们每次必点的一道菜。酿豆腐里面嵌的是鱼肉糜,做起来工序想必要复杂很多。纽约的中国超市德昌里面有买半成品,价钱公道(中国城似乎没有什么价钱不公道的),回家下汤即可,方便又好吃。


第二排:
1、改良版三杯鸡(前)"Three-Cup Chicken" 和麻婆豆腐(后)"Ma-Po Tofu":三杯鸡做的比较失败,这是一道传统台湾菜,据说是一杯酱油、一杯麻油和一杯米酒做调料,最后加九层塔。但杯究竟多大、三杯究竟是三杯什么调料好像有不同的说法。我做的版本没有加一杯麻油,米酒用的是一半绍兴黄酒和一半日本料酒。这次做没有把握好酱油的比例,特别是老抽放多了,最后的成品颜色过深味道过咸。之所以想到做这道菜,因于最近在伦敦中国城吃的一顿台湾菜。来伦敦有若干月了,但对这里的中国城印象并不算好,这里的中国城相比纽约要有序、清洁、proper。我们在分别在一家粤菜馆、川菜馆和一家吃早茶的餐馆吃过,总体印象就是: 味道乏味一般,价格偏贵,环境okay - 所有的餐馆都铺有桌布。可惜在我的眼里,铺桌布的中国餐馆就不是好的中国餐馆 ,当然此定律只适用于中国城内的餐馆。我多么怀念纽约那喧闹的、混乱的、甚至是有点肮脏的中国城:人声鼎沸的歪歪斜斜的小街,一年四季散发着鱼腥味的临街海鲜店里,穿着黑胶鞋的店员卖着最新鲜却又便宜的海鲜;无数的果菜市场,门口的货物架上,绿的橙的红的黄的,总有你说不出名字的蔬菜和水果;装修简朴俗气的小餐馆里,有点粗鲁但很诚实的餐馆服务生们端出一盘盘的美味。chaotic order,没有更合适的形容。说回伦敦的中国城,我们最近发现了一家可爱的台湾餐馆“Leong's Legends",中文名字是“梁山好汉”。我是一个名字控(restaurant name snob),自然喜欢这么有特色的餐馆名字,尤其是对于看惯了国外普遍缺乏想像力的中国餐馆名字的我来说。餐馆窗外挂的卤肉饭的照片引诱了我很久,终于在新年的时候三人成行。看菜单,价钱很是可人,大多数菜品价格在£5-£6。我们点了著名的卤肉饭、三杯鸡、oyster pancake、上汤茼蒿和一个特色的牛肉丁。总体非常满意,除了oyster pancake的调味汁太甜,特色牛肉菜稍贵之外。卤肉饭中的卤肉果真好吃,肥而不腻,肉香浓郁,吹毛求疵的话,要是加个卤蛋就完美了。对了,这个餐馆没有铺桌布。:)

麻婆豆腐,没有什么可说的,完全不正宗,林林总总的加了把家里有的调料都放了,花椒、红辣椒、蒜茸豆豉酱和老干妈辣酱,做完了发现柜子里有一瓶现成的麻婆豆腐酱。据说,正宗的麻婆豆腐用的是牛肉,油温要高,最后还要勾芡。麻婆要是看到我这种做法,肯定要哭死了。

2、改良版西班牙海鲜饭(Modified Seafood Paella):圣诞假期因为签证问题没有去成巴塞罗那,某人耿耿于怀,除夕夜,做个西班牙海鲜饭,以了积怨。没有专门做paella的平底浅口大锅,只能用个替代品,结果是汁水比较难收。还有就是家中的藏红花年月有点久,随我们搬过两次家,而且也没有好好的在阴凉处收藏,颜色最终没有预期的那么鲜艳。除此之外,味道还是非常诱人的,被三个人吃到底朝天。

3、杯盘狼籍,人去碗空。


Sunday, January 4, 2009

First 2009 Monday

This morning heavy rains were falling down. At one point I suspected that it was actually snowing, but nothing was accumulating on the ground except for grey running water.  "Sleet showers" is a more accurate term 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website. Temperature is forecasted to fall as low as as -3 degrees, theoretically sufficient for some real snow. I was never too keen about snowing when living in NYC, mainly due to practical reasons. But now halfway through winter here in London I do long for some snow. Without snow, winter to me is not complete and therefore will not recede.

New York City never disappoints when it comes to snow. 
Center Park (NYC) after a 2008 snowfall
When the world is blanketed in snow, then I can start look forward to the day when the following Swinburne's poem fits in:
For winter's rains and ruins are over,
And all the season of snows and sins;
The days dividing lover and lover,
The light that loses, the night that wins;
And time remembered is grief forgotten,
And frosts slain and flowers begotten,
And in green underwood and cover
Blossom by blossom the spring begins.

Friday, January 2, 2009

Shopping in London

来了伦敦后,基本没逛过街购物。刚从美国过来,习惯性的将这里所有的价格在心里乘个1.5和美国进行比较,所以结果都是:贵,贵,贵。加之心里还留恋以前喜欢的美国牌子、季节性的大减价以及那些巨大的outlets们,于是总也没有购物的欲望。

话说过了圣诞,到了仰慕已久的boxing day(网络上有人戏称为‘盒子日’):所有认识的生活在英国的人都将其描绘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购物假日,全英国人民这一整年都指着这天淘便宜货了。于是我们也蠢蠢欲动了,26日一早,就坐上地铁(话说伦敦地铁越到节日民众出游时还越摆谱,好些线路和地铁站都关闭了,但这似乎都不能影响英国人民的购物热情),直奔市中心的超大型百货商店Selfridges。出了oxford circle地铁站,人山那个人海哪,英国人民吃了昨夜的火鸡大餐斗志都出奇的昂扬。拥挤程度堪比第五大道、时代广场和中国春运时的火车站。进了Selfridges,一楼大有赶集的架势,各名牌的衣服都象大白菜似的按价格被分成一堆堆或者一排排的,£30的一堆,£50的一排等等。我心想着大白菜啊大白菜啊,赶快抢啊赶快抢,但我有那农妇的心,却没有农妇的体力,被其他农妇挤了几下就不行了,赶紧走人。人太多了,有些名牌的柜台前还专门有保安用cordon隔出人群,限量放行。我们被人群推着搡着,迷糊着就上了二楼、三楼、四楼。人多到了没有了心情,什么都没有买到,只当看了一圈英国人 - 其实不准确,购物人群中亚洲面孔非常之多,特别是中国人。祖国人民怎么都跑这里来为英国经济拉动消费做贡献来了?!我心中很忿忿不平。我们就这么两手空空出了selfridges,牛津街上人潮更是汹涌,寒风中进商店出商店,可能是selfridges已然消磨了我们的购物斗志,我们基本没有什么收获,最后还是在已经破产的zavvi店里淘了一堆便宜的所谓“cult classics"的书籍匆匆收场。

Boxing day就这么无惊无险无大收获无大放血的过去了,意犹未尽的我们决定新年第一天再次出山。这次选择了距离oxford不远的一个outlet: Biscester Village。新年第一天,本来是打算在家制订宏大的新年计划的,结果购物当前,计划只能让步了。Biscester Village 距离伦敦大约90公里,开车1个半小时左右,规模不大,远不及Woodbury Commons之流,但品牌都不错,而且逛个半天,你又不想累死战场的话,刚刚好。我们自离开美国后,消费都理性很多,主要是因为经历搬家之痛,痛定思痛,购物时学会相互打击彼此的购物欲望和气焰。事实证明,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半天的战果不多,但绝对都是物有所值。

新年的第二天,我们租的车要到期了,本这物尽其用的精神,我们又出门购物了,这次的目的地是伦敦新开的超级大mall: Westfield。Mall其实是一个很代表美国郊区生活精神的东西,现在在伦敦市区西部平地而起的这个庞然大物,开张之际正值英国经济正式进入“衰退”(recession),很多人都怀疑这是否是一个错误的商业决策。今天进入它的停车场,发生基本都停满了车;在food court,每个柜台前都是人满为患;商场内也是充满了嘈杂的购物人群。担心是否是多余的?还是人们在黑暗前的最后疯狂?不管答案是什么,满场红色的降价牌子总是可人疼招人爱的。我们选择性的逛了一些店,小有了一些不错的收获,发现了一个两人都喜欢的牌子“cos"- 心满意足的结束了我们这次的伦敦圣诞/新年购物之旅。

中式小吃 - Bamboo Basket前排队的人
经济萧条乎?小吃广场人潮涌动。
望眼欲穿终于吃上了虾饺、小笼包、干炒牛河、炒青菜和没有照到的肉粽。味道出乎意料的好。